首先我們在決定設計師之前,一定要明確自己的需求和風格,想清楚家庭常住人員有幾口,家庭成員的年齡結構和生活習慣,有沒有特殊要求等等之類的,不要覺得沒有必要,這是為了幫助設計師更加全面的了解你們一家人真正的家裝需求,以專業的眼光幫你發掘出你自己都沒想到的隱性需求。
然而作為非專業人士,不提前看一些家裝案例,了解一下裝修流程和規范等等基本常識,那么可能就會與設計師溝通時毫無頭緒,甚至不在一個頻道聊天。
如果因為平常工作忙等實在沒有時間的話,就可以多收藏一些喜歡的圖片,備注出自己喜歡的點就行。
到了平面設計階段,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住進去后的生活場景,結合家人各自的生活習慣,判斷設計師給出的初步平面是否滿足需求。如果不滿足,我們可以給設計師講我想要什么什么樣的效果,而不是告訴設計師說我要你怎樣怎樣做,因為從專業方面來講,設計師能給出你更多的解決方案,這樣能更好的發揮設計師的創意。
與設計師溝通時我們一定要給出明確的預算。經常聽到身邊的設計師說最怕聽到業主說:”只要效果我滿意多少錢都可以!”這樣看上去給了設計師很大的權利和自主性,但由于沒有明確的邊界,設計師反而會畏手畏腳。我們一般可以給出我們實際預算金額的90%左右,既能預防出現最后預算超額的情況,還能讓設計師帶著目標去設計。
在家裝過程中,業主與設計師有時就像相愛相殺的小情侶,一定要學會互相尊重、相互信任,積極有效的進行溝通,只有這樣,雙方才能共贏,看到各自想要的結果。